生日快乐极简史(中国篇)
史小姐:史壳郎,过几天是我生日
史壳郎:好啊,我多带些朋友给你捧场
史小姐:我不信
史壳郎:Why?
史小姐:因为像你这样的蟀锅,肯定帅到没朋友
史壳郎:。。。
史小姐:当然这不是重点,
重点是你打算送我神马生日礼物?
史壳郎:可我银行卡里已无软妹币
(仿佛看到10W+男性读者眼里闪烁赞同的泪光)
史小姐:。。。
史壳郎:没事儿,古有洛阳纸贵
要不我写篇文章送你做礼物吧
1.
>>>模糊的寿的观念<<<
周
(公元前1046年—公元前256年)
《诗经》中首现“寿”字,提到生日
conclusion
☟
跻彼公堂
称彼兕觥
万寿无疆
《诗经》中
最早出现寿字
却非指过生日
指大众忙碌一年后
在觥筹交错间庆祝
一年收成
朱熹撰《诗经集注》,明万历时期无锡吴氏翻刊吉澄本
文学作品中
首次提到生日
也在《诗经》当中
天之生我,
我辰安在?
为周幽王太子宜臼所写
周幽王宠溺褒姒
褒姒生下伯服后
宜臼便被疏远
悲愤下做此诗
烽火戏诸侯
史壳郎告诉你一点冷知识:话说宜臼遭到排挤后,投奔到外祖父申侯的怀抱中。申侯见到见孙子被欺负,当然不能坐视不理。“与缯、西夷犬戎攻幽王”,这才导致镐京被攻破,西周灭亡。
春秋战国
(公元前770年—公元前221年)
conclusion
☟
《离骚》中
有生日与名字由来的叙述:
摄提贞于孟陬兮,
惟庚寅吾以降。
皇览揆余初度兮,
肇锡余以嘉名。
表达屈原对己高贵出身颇感自豪
“初度”
也成为“生日”代称
当然最出名莫过于
《春秋三传》中孔子生日
由于与《史记》记载冲突
孔子生日成为后世争论的疑点
《公羊传》和《谷梁传》都记载了:“(襄公)二十有一年,……九月庚戌朔,日有食之。冬十月庚辰朔,日有食之。……庚子,孔子生。”
传说中
孙膑在母亲八十大寿那天
送了只桃子给母亲
她母亲吃下后
竟返老还童
(这样的桃子给史壳郎来十斤!)
后世纷纷效仿
便有了生日送寿桃的习俗
我是一只伟大的桃子,
堪比砸晕牛顿的苹果!
2.
>>>有了庆生的观念<<<
汉
(公元前202年—公元220年)
conclusion
☟
出现了
报喜
男孩出生会在门左侧挂一把弓;女孩出生会在门右侧挂一方布
到了第三天,还要有人背负男孩
,代他朝天地四方射箭,以示男儿志在四方
当然,这些仅是庆祝出生
而不像后人年年过的生日
《礼记•内则》载:“子生,男子设弧于门左,女子设帨(shuì)于门右。”
《礼记正义》载:“男子生,桑弧蓬失六,以射天地四方。”
叔孙通制礼
群臣要拜伏在地
上寿
拜作为一种礼仪
本身就算庆贺方式了
只不过,
这里的群臣上寿
也不是指生日
仅是臣子希望皇帝长寿
类影视剧中常见的
“陛下万岁万万岁”
《史记·叔孙通传》载:“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,以尊卑次起上寿。”
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拜,首至地也。”
大帅比潘岳给母亲祝寿
大摆筵席
童叟围坐
举杯同贺
不过这里是平常的祝寿
还是太夫人生日的祝寿
史壳郎也不敢妄下定论
《闲居赋》曰:“昆弟斑白,儿童稚齿,称万寿以献觞。”
《三国志·吴书·刘繇传》中“每浴佛,多设酒饭,布席于路,经数十里,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,费以巨亿计”。
三国
(公元220年—公元280年)
☟
东吴流行给佛过生日
即佛诞日
<唐>吴道子绘 《天王送子图》,又名《释迦降生图》
3.
>>>庆生风俗的发展<<<
南北朝
(公元420年—公元589年)
☟
凡人给自个过生日
始于南北朝
《颜氏家训》记载,梁元帝每逢生日都会“设斋讲”。这种庆生仪式明显是受到佛诞日设斋饭、讲论佛法的影响。
书中还记载,南北朝时江南风俗。孩童新生时,父母会缝制新衣。
如果父母健在,以后每逢生日,都会大吃大喝庆贺。没有教养的人,即便父母死后,也会在生日时照吃不误。
还记载了一种特殊礼俗,名为试儿,也叫抓周、拈周、试周、试晬。孩童满一周岁时,在男孩面前陈列弓失纸笔;在女孩面前陈列刀尺针线,都间杂各种珍宝玩物。通过孩童抓起何物来试探孩童志向占卜其未来前途。
顾炎武《日知录》:“是此礼起于齐梁之间。逮唐宋以后,自天子至于庶人,无不崇饰。此日开筵召客,赋诗称寿,而于昔人反本乐生之意,去之远矣。”
《颜氏家训•风操篇》曰:“江南风俗,儿生一期,为制新衣……自兹已后,二亲若在,每至此日,尝有酒食之事耳。无教之徒,虽已孤露,其日皆为供顿,酣畅声乐,不知有所感伤。”
《颜氏家训·风操篇》曰:“江南风俗,儿生一期,为制新衣,盥浴装饰,男则用弓失纸笔,女则用刀尺针缕,并加饮食之物,及珍宝服玩,置之儿前,观其发意所取,以验贪廉愚智,名之曰试儿。”
还有命名礼
也是很庄重的
不过后来礼崩乐坏
人们也就逐渐不重视了
加之后代帝王有各种名讳
特别是穷人家的孩子
起个正规点的名字
难上加难
比如朱元璋
高祖叫朱百六
曾祖叫朱四九
祖父叫朱初一
父亲叫朱五四
自己叫朱重八
揭竿而起后
为了喊名字威风点
才改名元璋
(史壳郎:“璋”是一种玉器,意为“诛元利器”。)
朕明明很黄,干嘛老黑我!
隋
(公元581年—公元618年)
☟
自隋文帝始
帝王生日成为特殊时间点
隋文帝禁断屠杀
明显受到佛教禁杀生思想的影响
隋文帝杨坚
《隋书·高祖纪》曰:“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,宜令海内为武元皇帝、元明皇后断屠。”
《北史·元充传》记载,隋文帝过生日时,袁充上表:“皇帝载诞之初,非止神光瑞气,嘉祥应感。至于本命行年,生月生日,并与天地日月、阴阳律吕,运转相符,表里合会。此诞圣之异,宝历之元。今与物更新,改年仁寿,岁月日子,还共诞圣之时并同,明合天地之心,得仁寿之理。故知洪基长算,永永无穷。”虽然隋文帝在袁充上表三年后便驾崩,没能“永永无穷”,不过也反映了帝王生日从普通日子转为具有神圣意义的时间点。
唐
(公元618年—公元907年)
☟
唐太宗
也很重视生日
钦赐名为“降诞日”
但忆及生双亲已不健在
当着大舅子的面怆然而涕下
唐太宗李世民
南宋吴曾所著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二》曰:“ 唐太宗亦以降诞日,谓长孙无忌曰:‘今日是朕生日,世俗皆为欢乐,在朕翻成感伤。’ ”
帝王真正以生日作为国庆
始于唐玄宗
唐玄宗生日叫
千秋节
取千秋万代之意
“咸令宴乐休假三日”
庆生地点在花萼楼
仪式盛大非凡
包括
☟
敬寿酒
史壳郎:嘻嘻,拿张清代人敬酒图充数~
献金镜
献金镜取自道教佩戴镜子以求辟邪、鉴物的传统。图为皇帝赐予臣下的千秋镜,镜背铭有“千秋”二字。图片出自陈灿平《唐千秋镜考》。
进绶带
祭土地神
来自鲁迅小说插图集(范曾绘);社戏即祭土地神活动中所演的戏。
公孙大娘舞剑
《三希堂画谱》公孙大娘舞剑图,图片来自南京图书馆“中国传统体育图片数据库”。
霓裳
羽衣舞
角牴
角牴即摔跤。
跳剑
跳剑,即抛接利剑,属杂技的一种。图为《兰陵老人掷剑图》。
弄剑
弄剑。图来自日本《信西古乐图》。
寻橦
寻幢图,图片来自南京图书馆“中国传统体育图片数据库”。
缘竿
缘竿图, 图片来自南京图书馆“中国传统体育图片数据库”。
史壳郎总结:寻幢与缘竿虽都是爬杆,但寻幢难度明显大于后者。寻幢需要由人手持或头顶长竿,在此基础上再有数人缘竿而上。
蹴球
李贤墓壁画, 图片来自南京图书馆“中国传统体育图片数据库”。唐流行马球。
踏绳
舞于竿颠(高跷)
《信西古乐图》中的《神娃登绳弄玉》图,图片来自南京图书馆“中国传统体育图片数据库”。
舞马
舞马纹银壶,图片来自南京图书馆“中国传统体育图片数据库”。
另有进眼明囊
又名承露丝囊
在白露时用丝囊收集花露水制成
据说用以拭目
可使眼明
(史壳郎:现代版珍视明?)
杜牧
过勤政楼
千秋佳节名空在,承露丝囊世已无。
唯有紫苔偏称意,年年因雨上金铺 。
杜牧在追忆往昔,感叹人去楼空时,也借古讽今,讽刺了天宝年间怠政的唐玄宗。
赠曲奏乐
还记初中篇目《江南逢李龟年》否
这位李龟年谱撰一曲《荔枝香》
在杨贵妃生日当天相赠
晚唐诗人郑嵎曾作《津阳门诗》怀念开元盛世,其中描写千秋节的一段说:“千秋御节在八月,会同万国朝华夷。花萼楼南大合乐,八音九奏鸾来仪。都卢寻橦诚龌龊,公孙剑伎方神奇。马知舞彻下床榻,人惜曲终更羽衣。”
吴玉生硬笔行书杜甫诗《江南逢李龟年》
在此之后
唐历代皇帝都有生日节
且起名时不能够与前朝重复
最好也别与宫殿名、年号名等重合
如肃宗的“天成地平节”、武宗的“庆阳节”、宣帝的“寿昌节”、昭宗的“嘉会节”
宋
(公元960年—公元1279年)
☟
到了宋朝
上至皇帝
下至百姓
纷纷庆生
宋太祖生日称为“长春节”
皇帝当天会赐百官御衣
并在相国寺大宴群臣
(《续资治通鉴》曰:“宰相表请以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,帝生日也;丙戌,长春节,赐群臣衣各一袭。宰相率百官上寿,赐宴相国寺。”)
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就发生于大相国寺。鲁智深为何绰号为花和尚呢?因为他饮酒吃肉。其实想想也不奇怪,连皇帝都带头在相国寺设宴,和尚们是否遵守戒律可想而知。
官员也会庆生
《水浒传》中
智取生辰纲
好汉们劫的就是
小贪官梁中书给
大贪官蔡京
备的生日贺礼
图片来自朝花美术出版社连环画,吴光宇绘
至于普通官员、布衣平民
也会在生日那天
赠图、放生
作诗相贺
据宋·曾糙《类说》载:“陈恭公判亳州,遇生日亲属多献老人星图。侄世修独献《范蠡游五湖图》……”其中还记载周邦彦在父亲生日时,作诗“化行禹贡由川外,人在周公礼乐中”表示祝贺。
苏轼在妻子王闰之过生日的一天,就放生鱼为她祈福,并写下千古传颂的名句“天公为下曼陀雨”。
宋代还特设了“生辰使”
专用于国与国之间
庆贺皇帝生日
苏辙奉宋仁宗之命出使辽国
宋代还首次出现这样的记载
太监将阉割之日
定为生日
标志新生活的开始
吕洞宾的传说流行于宋代
传说
某少年与老母相依为命
却不幸患不治之症
八仙路过救了他
并告之曰
生日便有了
消灾祛病
的意义
元
(公元1271年—公元1368年)
conclusion
☟
豪迈的蒙古人
就懒得咬文嚼字了
历代皇帝生日统称“天寿节”
在《马可波罗行纪》中记载忽必烈大汗生日这天,群臣都穿清一色的服装(质孙服)。
各宗教教士(包括但不限于佛教徒、基督教徒、犹太教徒、伊斯兰教徒)都要对其神邸燃灯焚香、歌唱祈祷,为大汗祝寿。
这段记载
不仅成为
佐证天寿节的绝佳外文史料
还成为了
欧洲中世纪首个有关生日的文字记载
马可·波罗和他的叔父觐见忽必烈大汗
元代白珽著《湛渊静语》
中最早出现
母难日
母亲怀胎十月
生产时倍受煎熬
和难产身亡的危险
把生日称为母难日
再贴切不过了
“母难日”一词在佛教中出现得尤其频繁,佛经中有“亲生之子,怀之十月,身为重病,临生之日,母危父怖”之语。明代名僧莲池大师、见月大师以及近代高僧弘一大师的著作中也都出现过该词。
甚至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中也出现“正说中间那黑汉笑道:‘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?’ ” 熊罴怪就称生日为母难日。
近代台湾诗人余光中也写过《母难日》三首,其中一句“哭世界始于你一笑 而幸福终于你闭目 ”催人泪下。
明
(公元1368年—公元1644年)
conclusion
☟
出生布衣的明太祖朱元璋,甫一登基,坚决不为自己庆生。等到龙椅坐热了,就将节俭抛之脑后。每逢生日,大宴群臣。
明代继承了前朝“天寿节”的叫法。只在朱棣篡位后,改叫“万寿节”,并一直沿用至末代皇帝溥仪。
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:洪武十三年九月十八日天寿节时,“上御奉天殿受朝贺,宴群臣于谨身殿。自是以为常”。
《金瓶梅词话》
中也反映了不少
有关庆生的民俗
“
吃寿面
(第十六回中,就提到李瓶儿生日,西门庆与她一起吃寿面)
送衣物
(第八回中,潘金莲给西门庆送了玄色段子鞋、段子护膝、肚兜等)
送钱
(第十三回中,西门庆给吴银儿送了五两银子)
唱曲
(第七十三回中,孟玉楼过生日,西门庆吩咐唱《集贤宾》“忆吹箫玉人何处也”,潘金莲见唱此词,就知西门庆思念李瓶儿,还为此争分吃醋了一把)
”
清
(公元1636年—公元1912年)
帝、后生日奢侈荒唐;百姓庆生流程完整
conclusion
☟
《红楼梦》
也有关于生日民俗的反映
妙玉
宝玉哥哥,生辰吉乐!
妙玉妹子,阿狸阿朵~
贾宝玉
在商业文明到来之前
生日贺词是
遥叩芳辰、生辰吉乐
而非生日快乐
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六回中,贾宝玉收到一张粉红筏纸,上书: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。
清帝庆生
隆重得很
百官进贡的寿礼
可用
精、奇、巧
形容
☟
如意
<清>铜镀金八仙寿星如意© 故宫博物院
盆景
<清>麻姑献寿盆景© 故宫博物院
钟表
<清>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,钟盘上有“乾隆年制”字样© 故宫博物院
漆器
<清>红雕漆“五蝠捧寿”鼻烟壶© 故宫博物院
织绣
<清>缂丝宝典福书册,此册16开,用缂织成,朱文印多为刺绣。
此开上书“万寿八旬大庆乾隆庚戌元旦臣胡季堂恭进”。
进寿礼毕
摆金龙大宴
按例需设
桌210张
羊100只
酒110坛
极尽奢华
金龙大宴桌就设在乾清宫皇帝宝座前© 故宫博物院
乾隆、嘉庆等帝过生日时
甚至还有外邦使来华参加
如朝鲜、安南(今越南)、缅甸、南掌(今老挝)等都派过使臣参加。
图来自《万寿盛典初集》,我们可以看到外邦进贡了大象。
不过
漫长清史
把生日过得扬名后世的
不是皇帝
而是一个女人
慈禧
从左至右分别是四格格、慈禧、李莲英
(史壳郎:有人说慈禧是在扮观音,是因为手捧莲花吗?史君乍一看以为在扮唐僧……但无论她扮谁,被扮演者肯定蓝瘦香菇!一世英名都被毁了!)
甲午战争爆发
老佛爷还忙着张罗
六十大寿
在军费不支的情况下
竟还将
3千万两白银
挪为生日专款
想当年
北洋舰队成军也不过用了
3千万两白银
(史壳郎:哎,这老不死的要早点领便当,就什么烦恼都木有了)
朝中也不是一个明白人都没有
户部就有人上书“请停工程”
慈禧给出了如下答复:
今日令吾不欢者
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
图来自《万寿盛典初集》。在为皇帝操办生日庆典时,户部是一个重要部门。
值得一提的是
袁世凯还送了辆
奔驰
也有人说不是奔驰
但有一点是肯定的
它算西方进口的第一辆汽车
慈禧的生日礼物
但在当时,国内无人会开。有位叫孙富龄的马夫比较机灵,没几天就上手了,慈禧立刻命他带自己逛颐和园兜风。
令慈禧不爽的是眼前的区区马夫居然和自己平起平坐,而且还坐自己前面!她命令马夫跪着开,结果越开越慢。
原来马夫跪着开,不方便踩刹车,又担心安全,所以开得很慢。但他又不敢提出“坐着开”的要求,只好撒谎说是车不灵。慈禧大怒:Y的!坏了还敢让本宫坐!没过多久,马夫逃出了北京。
这些都是帝王、后过生日
那普通百姓呢
三朝礼古已有之
至晚清发展完善
指在孩子出生第三天宴会亲友
故又称汤饼之会
包括三个步骤
☟
洗三
高庙祭祖
宴请亲友
过生日前一天
有项准备工作
设寿堂
当晚,亲友来送礼
预祝生日快乐
若寿星为女性
寿堂还可张挂
麻姑像
《曾国藩日记》:是日,张设寿堂,周章一日,心中不甚安详。
曾国藩长子曾纪泽为其母布置寿堂时,“夜在正厅料理香烛,张挂麻姑,为母亲庆祝”。
据《神仙传》记载,麻姑自谓“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”,故古时以麻姑喻高寿。
燃爆竹
也被用于庆生
王闿运《湘绮楼日记》记载:兰、彝二子为余作生日,爆竹之声振耳。
当然,身为寿星也不能光接受祝贺
生日过后的几天
要到处
谢寿
近代
(公元1840年—公元1919年)
conclusion
☟
送寿屏
分两种
一种是挂屏
多为寿文、寿词、诗画条幅
可悬挂墙上
《慈禧太后便服像》屏,纵163.5cm,横97cm© 故宫博物院
(史壳郎:美国女画家Katharine Carl为慈禧绘此画时,慈禧已70岁高龄,但伦家保养得辣么好!)
一种是雕刻而成的围屏、插屏
可陈设案头
<清>翡翠福禄寿纹插屏© 故宫博物院
袁世凯过生日时
人们为了巴结他
疯狂筹备礼物
据说
京津、保定
等地的寿屏竟售罄
戏曲娱乐
辫帅张勋
每逢他或其妻过生日
都要请
梅兰芳、姜妙香
等名角
来家中唱戏
梅兰芳
古人事死如事生
到了阴间
还有冥寿
其方式包括
设祭坛,请和尚做法事
《受戒》中便有有趣描写
还要祭拜坟墓
包括两层
一是备肉菜祭
二是行跪叩礼
当天最好茹素
和尚要做法事,做法事要收钱,——要不,当和尚干什么?常做的法事是放焰口。正规的焰口是十个人。一个正座,一个敲鼓的,两边一边四个。人少了,八个,一边三个,也凑合了。荸荠庵只有四个和尚,要放整焰口就得和别的庙里合伙。这样的时候也有过,通常只是放半台焰口。一个正座,一个敲鼓,另外一边一个。一来找别的庙里合伙费事;二来这一带放得起整焰口的人家也不多。有的时候,谁家死了人,就只请两个,甚至一个和尚咕噜咕噜念一通经,敲打几声法器就算完事。很多人家的经钱不是当时就给,往往要等秋后才还。这就得记帐。另外,和尚放焰口的辛苦钱不是一样的。就像唱戏一样,有份子。正座第一份。因为他要领唱,而且还要独唱。当中有一大段“叹骷髅”,别的和尚都放下法器休息,只有首座一个人有板有眼地曼声吟唱。第二份是敲鼓的。你以为这容易呀?哼,单是一开头的“发擂”,手上没功夫就敲不出迟疾顿挫!——摘自 汪曾祺《受戒》
从最初的毫无生日观念
到有了模糊的寿的观念
再到人们开始重视生日
以及庆生方式越来越多
全都说明
人们越来越重视
生命的意义
所以
发生了下面这一幕
☟
N天后
史小姐:史壳郎,过几天是我生日
史壳郎:啥?你生日不是刚过咩?
史小姐:之前那是公历生日,马上要过阴历生日啦
- End -
已推送目录
秋裤极简史
腐女极简史
潘金莲极简史
狐狸精极简史
讨厌的书籍腰封极简史
凶残的婚姻极简史(上)
凶残的婚姻极简史(下)
赖床极简史
花心大萝卜歌德极简史
上班打卡极简史
套套极简史
李白杜甫基情极简史
擦屁屁极简史(中国篇) 职业小说家村上春树极简史
近期预告
更多更有料的内容正在筹备中……
取暖极简史
普鲁斯特极简史
超人尼采极简史
黑泽明极简史
马尔克斯极简史
下半身写作极简史
分手极简史
圣诞老人极简史 羊献容极简史
……
●●●
本文由史壳郎2号原创 / 图片来源于网络
转载请完整复制并保留文末二维码